整体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是一个整体,必须统筹推进。山东省社科联副主席杨宗杰认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党和国家文献中首次明确增加了“农村现代化”这一内容,将“农村现代化”与“农业现代化”一并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目标,标志着我国“三农”工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要深入研究新时代“三农”理论,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阐释好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科学内涵与实践路径,阐释好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之间的逻辑关系。
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立足中国国情,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山东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胡继连认为,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渐进式发展现代农业生产力,始终坚持不断完善现代农业生产关系,始终坚持满足人民群众高质量生活需求的目标定位,是我们党在长期的“三农”工作实践探索中积累的宝贵经验。
当审视现代化进程时,我们不能忽视农村、农业和农民的现代化问题。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张士海认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进程中非常重要的领域,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协调推进,在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实现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
聚焦生态农业与粮食安全
建设绿色、优质、高效的生态农业,已成为加快农业绿色转型,推动乡村生态振兴和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举措和有效路径。
农业现代化发展要置于生态文明的视野下,走生态农业建设之路,建设现代生态农业。“建设现代生态农业,要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健康,超越工业文明的农业水平。”在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卢风看来,现代生态农业综合了古代农业和现代工业的优点,在全社会能源革命和技术革新大背景下,重新回到主要依靠清洁能源的农业体系,从经济学和生态学角度看都是经济的。
增加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是农业的基本功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首要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粮食安全,把解决好吃饭问题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韩青表示,从传统的粮食安全观转变到新时代的大食物观,是顺应我国粮食发展形势新变化与满足国民食物消费新需求的必然结果。树立“大食物观”要打好“组合拳”,构建新型食物安全保障体系。
激发内生动力
从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看,尽管乡村振兴战略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十分突出。不断缩小城乡差距,激发农民群体的内生动力,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是“十四五”时期的重要发展任务。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不仅是共同富裕的应有之义,也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问题。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教授杨振认为,长期以来,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城乡收入呈现出非平衡增长难题。如何让乡村拥有能够持续共享城市化发展红利的制度支撑,构筑不断创造收入源泉的“蓄水池”,是持续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关键。应抓住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历史契机,让乡村共享城市化发展红利。通过保障和强化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权,“还权”给村集体经济组织,为集体财产权利市场化“赋能”,将村集体经济带入“依靠市场、自我造血”的良性发展轨道。
激发农民群体的主动性,将农民组织起来走共同富裕道路,是农村建设的重要经验。构建并完善中国式农民经济互助体系,是新时代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有力武器。华中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吴春梅认为,构建新时代农民经济互助机制,需要制度现代化、能力现代化和观念现代化的配套支持。就互助谈互助,很难真正攻克互助精神弱化(存续)问题,也难以使互助机制向市场领域和公共领域拓展深化(发展)。农民的经济互助指涉市场性与社会性的有机结合,但离不开政府主导。建立健全这一机制,需要直面政府、市场、社会的异质性如何协调,以及惠农政策驱动、市场利益驱动、社会资本驱动等有效衔接的难题。
无论是乡村振兴,还是美丽乡村建设,都是一个综合性变革的目标和过程,绝不仅仅是一种经济或智力投资的问题,需要精神层面上的振兴与重建。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郇庆治表示,应以尽可能低强度的外部干预,来营造良好的农村生态环境与生活环境;以生态节俭的生活方式,促进乡村整体的精神文化建设。在他看来,节俭既是我国传统乡村或乡村传统的重要社会文化表征,同时也是我们今天考虑乡村振兴目标与路径时必须充分尊重的重要文化遗产或资源,不能简单将现代社会文明移植到广大乡村。否则,我们既无法构建新时代的乡村生态文明,也不会实现城市文明的自我生态救赎。
会议由山东省社科联主办,山东农业大学承办。